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新客首購滿$799折50、滿$3000折100
台灣滿$799超取免運,滿$999宅配免運
只要吃蛋白質就能長肌肉嗎?
雖然肌肉構成主要的營養是蛋白質,然而肌肉合成是透過人體的淨蛋白平衡來決定。更具體來說,骨骼肌蛋白合成需要大於骨骼肌蛋白質分解,達到所謂的「正淨蛋白平衡」時才能真正增肌!
那麼,什麼時候我們才會處於正淨蛋白平衡的狀態呢?
依據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中,針對以下四種生理條件:在無運動狀況下,用餐後、過夜禁食期間,或者運動期間無進食下,分別以耐力和阻力型態進行分析。研究結果顯示:在用餐後,有最佳的正淨蛋白平衡!
用餐後,有最佳的正淨蛋白平衡
主要原因是飯後隨著營養素的吸收,蛋白質合成的速度會增加,即使蛋白質分解的速度也會上升,但程度較小低,導致整體的肌肉蛋白質轉換達到淨正平衡。研究學者發現主要關鍵似乎和細胞的能量狀態和 leucine 亮氨酸的濃度有關!
依照上圖,蠻多人可能有些驚訝,在阻力訓練後骨骼肌蛋白質分解竟然大於骨骼肌蛋白!因此,運動前後的營養狀態可說是非常重要,如果沒有合適的補給,可能會讓肌肉越練越小哦!
這樣的話,運動後多久要進行營養補充,在肌肉合成上達到最佳效果呢?
運動後給予必需胺基酸和醣類的營養補充,即可大大提升肌肉合成量
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-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期刊中,針對運動後的補充指出,只要在運動後給予必需胺基酸和醣類的營養補充,即可大大提升肌肉合成量!
圖表中 FSR% 表示Muscle fractional synthetic rate,代表肌肉合成速度。1 hr post 表示運動後 1 小時給予必需胺基酸和醣類的營養補充之狀態。2 hr post(control)表示不再給予營養補充,2 hr post(EAA+CHO)則是繼續給予營養補充。
研究顯示:運動後只要持續給予營養支持,能持續增加肌肉合成!
綜合以上的資料,我們可以建立四個重要觀念:
參考資料:
1. Layne E. Norton Donald K. Layman(2006). Leucine Regulates Translation Initi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Skeletal Muscle after Exercise.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. 136(2):533S–537S
2. Hans C. Dreyer et al(2008). Leucine-enriched essential amino acid and carbohydrate ingestion following resistance exercise enhances mTOR signaling and protein synthesis in human muscle.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-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.